西溝紀念館所在的西溝村,是依然是國家級貧困縣平順縣所轄的鄉村中相對富裕的一個,全村共有2000多口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西溝村里就已經名揚全國,因為全國勞動模范李順達和申紀蘭都是西溝人。
????? 李順達,1915年出生于河南林縣東山底村,15歲隨母親逃荒到山西省和順縣西溝村。抗日戰爭爆發后,為了克服敵人的封鎖和自然災害帶來的困難,時任西溝村黨支部書記的李順達,聯合起六戶農民,于1943年建立起了最早一批農業勞動互助組,有力地發展了生產,支援了前方,被評為一等勞動英雄。 新中國成立后,李順達向全國各地互助組發起愛國豐產競賽運動的倡議,提出了改革農業技術等一系列生產競賽計劃。河北、黑龍江、陜西等地的1938個互助組和1600多位勞動模范紛紛響應,這一年各地每畝糧食產量增產了30%。李順達的榮譽越來越多,可他沒有止步。1952年春天,他把原來的農業互助組改建成農林牧生產合作社,調整農業結構,在坡頂種植松、柏、山杏等作物,在溝坡處栽樹修壩,使西溝村的經濟發展躍上了新臺階。
????? 申紀蘭:從25歲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的申紀蘭是唯一一位參加過一至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上世紀50年代,申紀蘭為西溝設計了一個鼓舞人心的遠景規劃,叫“山上綠油油,牛羊溜山溝,走路不小心,蘋果碰碰頭”。為了治理山洪,興修水庫,她組織了20多人的女子石匠班,砸釬打炮眼。“那可是驚心動魄,我們的第三任婦女主任侯愛景當時就是女子石匠班的成員,有一次她扶著鋼釬,另一個婦女掄油錘,結果被一錘砸到頭上,頓時頭破血流。”“現在我們的環境好了,自然災害損失也小了,這也有天氣預報的功勞,去年我到中國氣象局參觀過,有衛星、有雷達,怪不得天氣預報很準確。現在我們西溝也根據氣候搞規劃,氣象這門科學真是發達。”
景區票價:
暫無
平順縣西溝村
景區特色: